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 首页
  • 关于学会
  • 新闻公告
  • 专家库
  • 继续教育
  • 资格认证
  • 评奖推荐
  • 会员专享
  • 学会期刊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行业动态
    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主潮流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迎新机遇
    信息来源:互联网慧聪工程机械网  ‖  发稿作者:   ‖  审批人员:请选择  ‖  发布时间:2014年8月29日  ‖  查看741次  ‖  

    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低迷,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些列的利好政策来刺激国内的经济发展。交通建设,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成为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首选。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大潮的掀起,各地纷纷扩大交通项目资金的投入,紧紧跟随国家步伐,加快各地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入到各种轨道交通建设的队伍中。

    36市城轨规划获批 2200亿投资掀基建热潮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中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今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铁路多元化发展相对滞后、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值得关注。

    据了解,到2013年年底我国有19个城市拥有地铁,总里程达到2366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要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将保持大幅增长。

    自去年5月《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发布,明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核准后,三线城市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积极性上升,以四川为例,审批权下放后,包括绵阳、南充、宜宾、泸州等城市都做了各自的轨道交通建设设想。另外,南通、唐山、洛阳、烟台、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也正积极准备上马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京津冀力推交通规划对接 构建9000公里公路网

    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成为今年各地人民尤其是京津冀地区人民关注的焦点,有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任何消息都牵动着国内人士心。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最终也没有辜负众望,为我们带来了巨磅消息。

    现在三地的路网建设正处于“进行时”,且干得热火朝天,虽然三地交通真正实现“无缝”接轨仍需要一段时间,但对此值得期待。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目标已经很明确:到2020年,计划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9500公里的铁路网和主要城市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实现首都国际机场1亿人次乘客目标和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的投入使用。

    据了解,目前京津冀已有多条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其中北京与河北有6条高速公路接口,天津与河北有9条高速公路接口,天津与北京有4条高速公路相连。目前,河北已经开建部分大外环绕城公路。预计建成后,能连接北京周边6个方向的高速路网。除了高速路网,京津冀一体化航空、铁路大格局也已经形成。目前,随着京津冀高铁线路的发展,京津、京石、津唐、津秦、津沧等主要城市间,均能实现一小时内或一小时左右直达,形成一小时都市圈。

    四川省政府批复《四川省普通省道网布局规划(20142030)

    721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正式批复《四川省普通省道网布局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30年,四川将布局8条成都放射线、21条南北纵线、15条东西横线,普通省道总里程达2.3万公里,其中1.8万公里由农村公路升级而来。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介绍,重新谋划出台新的四川普通省道网布局规划有三大背景:一是国家规划调整,20135月,国务院批复《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四川国道里程由5500公里增加到1.8万公里,国道规划将该省原有省道的近80%升级为国道,使该省国省道路网布局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二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国省干线公路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三是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重新审视全省普通省道公路网规划布局,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衔接。

    根据规划,到2030年,省道路网覆盖范围更广,将连接所有县城,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工业园,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 85%的乡镇,城乡居民出行将更加便利 路网布局将更加均衡,藏区、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等原有97个不通国道、28个不通省道的县将全部实现国省道连接,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综合运输能力大幅增强,将连接全省规划的全部17个机场、所有火车站和6个内河港口,集疏运网络更加便捷高效。

                  
    上一篇: 智能产业发展推动智慧经济 信息化成为关键
    下一篇: 模具高端化将成为行业发展新途径
        返回顶部↑
    蜀ICP备15024366号
    版权所有 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 Copyright@ 2015 www.scm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By:Nzcms v3.08.01.ACCESS版本TM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Ningzhi.Net Powered
    By:Nzcms v3.08.01

    1973